早上干嚼这个,抵过虫草!80岁医师一箱一箱往家里搬,吃它长寿
点击关注
最近一段时间,冬虫夏草成为热点话题。实际上,太贵的东西是不适合用来日常保健的。一来太贵,二来是效果太重,日日吃容易过头,反倒危害身体。
有没有适合日常保健、进补,一般人吃得起、保健效果又很好的药材呢?有!
▲徐锡山,国家级中药师,教授,浙江省中医院药房主任。
徐锡山医师,已经80多岁了,腰不弯眼不花,看书看报不需要戴老花眼镜。徐锡山医师是浙江省中医院、杭州等中药房的药材质量顾问:
对方一有事情,不管是多么热的夏天还是大冬天,自行车一跨,随叫随到,平时连个感冒什么的都没有。
去药店都是一箱箱地买枸杞
别问为什么,祛病延年!
10多年前,徐锡山医师从浙江省中医院退休了。也就是从那时起,每天早上起来以后,吃一把枸杞子,份量是多少呢?20克。
到今天,已经10多年吃下来了。一天20克,10天就是200克,一个月就是600克,1公斤不到吃一个月,一年差不多要吃下去10多公斤。
药房的人都知道,徐锡山医师买枸杞子都是一箱一箱地买,不到超市买。超市的枸杞子标牌上写的产地是宁夏,实际上可能不是,因为枸杞子全国大部分省份都有,有的还是栽培的,不是野生的。
买枸杞子不仅要求正宗,而且颗粒要大,要饱满,外表没有褐色斑点,色泽绛红,这样的枸杞子才是一流的,吃下去才会有效果。
南方产的枸杞子粒小、核大、味苦,不能干嚼。10年枸杞子吃下来,正宗不正宗,徐锡山医师一吃就知道了。
▲ 20克枸杞大概就是一把。
干嚼枸杞20克祛病延年
但不是徐锡山医师发明的
张锡纯是近代中国第一家中医院——立达医院院长,精通中西医学,他自己50岁开始因心中躁热,每晚临睡前嚼服枸杞子20克,收到很大效果。
亲身的体会,于是他在晚年的时候竭力号召大家用干嚼枸杞子的方法祛病延年。
干嚼枸杞子最早记载在《外科全书》中,据书中记载:
有人在睡前干嚼枸杞子30克,针对夜间口渴症;
有人用枸杞子嚼服,每次15克,针对精子异常;
还有人把枸杞子烘干研成粉末,针对萎缩性胃炎,均有良好效果。
所以,干嚼枸杞子的养生方并不是徐锡山医师首创的,而是古已有之,只是一般人很少知道罢了。
▲ 20克枸杞能针对好多问题!
人要跟着血液节奏休息
做不到的时候就要开始进补了!
中医认为,人体内血液的流动就像潮水的涨落一样,是有变化规律的:
中午的时候,血液到达指尖,这个时候指尖会特别怕疼,刺破的话呢,血就会流得特别多;
晚上的时候如果手指刺破,流的血就不会像中午的时候那么多,也不会那么痛了。
到了晚上10点以后,血液流到哪里去了呢?流到肝里面去了。
肝是藏血的器官——肝藏血,劳累了一天的血,该“回家”休息了,这个时候,人就应该跟着血的节奏,上床休息。
再怎么有事,晚上10点之后,一定要上床休息,一定不要拖过12点。但是很多人做不到啊,深夜12点有的人在看书,有的人还在酒吧里没有回家呢!
年纪大了,人往往有阴虚症状,比如缺少津液、口干咽燥、便秘、五心烦热(两手心、两脚心、心胸部)、盗汗或失眠等,其中以肝肾阴虚多见。
如眩晕、头胀、耳鸣、视物不清、失眠、五心烦热、遗精、腰膝酸痛、舌红少津、脉搏细速或者细小无力等,可见于贫血、月经不调或者急性热病的末期。凡是有这些症状的,都适合服用枸杞子。
糖尿病又叫消渴症。明代名医张景岳则称枸杞子能“尤止消渴”。
现代研究证实,用枸杞子防治糖尿病确实有效。动物实验发现,宁夏枸杞子提取物可使大鼠的血糖持续降低,糖耐量显著增高,这可能与枸杞子中含有胍的衍生物有关。
有人将枸杞子蒸熟,每日两次,每次10克嚼服,发现对轻型糖尿病有一定的效果。想要拥有傲人身姿吗?!
据统计,从汉朝到清朝的32部代表性医学著作中,记载枸杞子有延年益寿作用的处方共384张,其中补肾方占,单味中药使用较多的药物中就有枸杞子。
枸杞又名仙人杖。世传山东蓬莱县南丘村多枸杞,高的有数米,其根盘结坚固,村里的人多长寿,是因为取枸杞井水饮用的缘故。这在《本草纲目》中也有记载。
据历代本草记载,枸杞子有养肝明目的功能,养生家及民间都推崇用枸杞子明目。老人阴虚者占十之八九,枸杞子是益精明目的上品。
近代医家张锡纯,以亲身体会强调枸杞子确有退热的功效。他这样说:
从50岁以后,无论冬天、夏天,每晚睡觉时都在床头放一壶凉水,每次醒来,感觉心中躁热,就饮凉水数口,直到天亮,壶中剩下的水就不多了。
但是,只要在睡前嚼服枸杞子20克,凉水就可以少饮一杯,而且早上起来感觉心中格外舒畅,精神格外充足,从这方面可以看出,枸杞子是滋补的良药,并确有退热的功效。
看到了吧!身为药师自己干嚼枸杞,简单有效的长寿方式,多么值得大家相互学习啊!每天20克,好多毛病都这么避免了!现在知道还不晚哦!
>>10分钟菜谱往期回顾
别说小编没提醒你,错过10分钟菜谱的这些内容你会后悔的:
给小编留言你想学做的菜,小编会根据大家的需求出内容哦!如果觉得内容不错,也欢迎给我们点个zan呢~~
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